Add:7F B Building,Chaxixiaweiyuan Industiral Park,Gushu,Xixiang,Baoan District,Shenzhen City
Tel:86-755-86372331
本病指莖乳突孔內面神經非化膿性炎癥所致的急性周圍性面神經炎,亦稱“歪口風”、“卒口噼”。
【臨床癥狀】
風寒襲絡型:發病突然,患側面部肌肉癱瘓,額紋消失或變淺,眼瞼不能閉合,眼裂變大,鼻唇溝變淺,口角向健側歪斜;部 分患者有耳根后疼痛,古淡紅、苔薄白,脈浮緊或浮弦,此型面癱在臨床上最為常見,占10%以上。
風熱襲絡型:常有患側耳內、專后完骨及面頰部疼痛及發熱,突發一側口眼歪斜,口干或苦,小便赤,可伴有惡風,頭痛舌紅、苔黃干或薄黃。
*注:風寒襲絡型:實施邦克特定電磁波灸療貼治療越早越好;風熱襲絡型面癱急性期(3?5天)不宜貼敷,緩解期熱證消退后可使用邦克特定電磁波灸療貼。
【病因病機】
多由七情所傷,勞累過度。人體正氣不足,風邪挾寒、或挾濕、或挾痰乘虛痹阻面部陽明經絡,患側面部失去氣血濡養而弛緩不收,故見口眼歪斜。西醫認為,急性面癱是由于受寒或病毒 (如:帶狀皰瘆)導致莖乳突孔內面神經管的炎癥和水腫,使面神 經受壓,輕者引起面神經的暫時性麻搏,重者導致面神經變性成為不可逆轉的面癱。也有人認為:是患者基因的缺陷所致,天生莖乳突孔較小,一旦受寒后容易引起水腫壓迫面神經,有遺傳傾向。
【治療方法】
治法:祛風散寒、溫經通絡。
主穴:翳風、牽正(均選患側)。
操作:取側臥位.將邦克特定電磁波灸療貼平鋪在床上,燙熨患側耳后,(以乳突下、翳風、牽正穴為中心點),燙熨約20?30分鐘, 然后再用患側食指或拇指揉按患側面部3?5分鐘,上支從眉頭 上(攢竹穴)沿上額—面頰—推至耳后;中支從鼻翼旁(迎香穴) 沿顴骨一面頰^推至耳后;下支從口唇中央(人中、承漿穴)沿下頜—面頰一推至耳后,推 至面部皮膚潮紅后,再貼于該處。每 天1?2次,15天為一療程。
【治療原理】
人體氣血喜溫而惡寒,遇寒則凝.遇熱則行,
在患側局部燙熨使溫熱直達病所,有祛風化痰、活血通絡之功效;耳后燙熨時,遠紅外線能透過皮膚,在莖乳突孔內面 神經管周圍產生內生熱效應,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.消除炎癥和水腫,緩解面神經受壓狀況,對急性面癱的治療有明顯的效果。 臨床上曾經用此法與針刺進行對照,結果兩組的療效基本一致.通常20天左右可愈。另外,此法對面癱后遺癥,針灸治療經久不愈的頑疾,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。
【注意事項】
面部揉按的手法要輕柔,邦克特定電磁波灸療貼不要太熱,燙熨以患側耳根部為主,眼部禁燙,避免燙傷面部皮膚。該病秋冬季節多見,故治療后應注意避風寒。此法主要治療周圍性面神經炎,要與中樞性面神經麻痹相鑒別,后者多伴有腦干病損的癥狀與體征。